| 
 | 
 
 
 
一键注册,浏览隐藏内容,结交更多鹰友!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 
 
 
 
x
 
隼场网站: http://www.falconscanada.com/site/Welcome.html 
 
加拿大老John的隼场的,都是矛隼(The Gyrfalcon,  “Falco rusticolus” ),有些大黑家伙是杂交的,但他们也被称作是 Gyrfalcon。纯白的矛隼(没有一根杂毛、点、斑的)一般是近亲繁殖出来的,体质弱,还需要在跟旁系的进一步杂交改善体质,以达到人们对其毛色和体质的要求。 
由于自身特性,矛隼被用作猎鹰,杂交的大黑头甚至能猎羚羊,因此身价不菲,高达百万美元。这个也是被挑选出来人工繁殖的原因,就如同大熊猫,如果不珍贵,谁肯花银子去繁殖研究它?  
 
这个号称是加拿大“最大、最成功”的矛隼繁殖培育机构。 
 
主人John Lejeune早在1968年就从事矛隼研究,如今这个机构已经一脉相承运行了40多年。从规模到运行模式都堪称一流。他们自称是加拿大之最 
 
本来“海东青”在国内自古就是“帝王专属”的“神物”,不仅难得一见,更别提豢养。如今它似乎像鸡鸭一样沦为家禽,老John给我们上的这一课实在很深刻。 
 
其中可供我们借鉴成功的因素,大家有兴趣分析一下: 
 
1.首先要执着,“几十年如一日”,兴趣很关键,否则坚持那么久简直是煎熬。 
 
2.必要的技术,这个问题不想过多纠缠,个人认为矛隼就是大型猛禽,没传说的那么“玄乎”,跟家禽当然有区别,但繁殖技术总不会比大熊猫还难吧? 
 
3.先进的模式,商品社会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现实,那种“闭门造车、自娱自乐、拒绝交流”的态度显然过时。John的隼大多销往中东,买主净是些腰粗的石油商人,也为他带来了财富,利润又作为“持续发展”的新能源。 
 
 
 
 
 
 
 
 |   
- 
s.jpg
(86.27 KB, 下载次数: 28)
 
 
 
 
- 
k.jpg
(71.38 KB, 下载次数: 24)
 
 
 
 
- 
j.jpg
(29.39 KB, 下载次数: 47)
 
 
 
 
- 
h.jpg
(69.86 KB, 下载次数: 23)
 
 
 
 
- 
g.jpg
(69.09 KB, 下载次数: 23)
 
 
 
 
- 
f.jpg
(59.37 KB, 下载次数: 23)
 
 
 
 
- 
d.jpg
(93.53 KB, 下载次数: 24)
 
 
 
 
- 
a.jpg
(58.97 KB, 下载次数: 19)
 
 
 
 
- 
9.jpg
(134.07 KB, 下载次数: 17)
 
 
 
 
- 
8.jpg
(93.81 KB, 下载次数: 17)
 
 
 
 
- 
7.jpg
(106.57 KB, 下载次数: 17)
 
 
 
 
- 
6.jpg
(91.89 KB, 下载次数: 21)
 
 
 
 
- 
5.jpg
(42.1 KB, 下载次数: 25)
 
 
 
 
- 
4.jpg
(26.88 KB, 下载次数: 16)
 
 
 
 
- 
3.jpg
(18.89 KB, 下载次数: 17)
 
 
 
 
- 
2.jpg
(69.74 KB, 下载次数: 17)
 
 
 
 
- 
1.jpg
(96.33 KB, 下载次数: 18)
 
 
 
 
- 
0.jpg
(137.98 KB, 下载次数: 15)
 
 
 
 
- 
-.jpg
(12.45 KB, 下载次数: 23)
 
 
 
 
 
 
谢谢支持 
 
 
 |